欢迎访问盐城市慈善总会官方网站!
以慈善“温柔之手”助推共同富裕
浏览次数: 123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慈善事业作为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隐形之手”之外的“温柔之手”,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策盲区,具有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要坚持服务“国之大者”、崇尚“积善成德”、打造“公信慈善”、强化“多元慈善”,以温柔之手绘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温暖画卷。

  服务“国之大者”,情萦民之所期

  推进中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坚持和加强党对慈善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紧扣“我是谁”,思考立身之源。“慈善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已写入新的慈善法总则,凸显了我们党在慈善事业发展中“把舵护航”的地位和作用。要加强政治引领,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慈善事业的各个环节,引导慈善力量践行党的宗旨、响应党的号召、当好党的助手。指导和督促慈善组织加强党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参与“三重一大”决策与监督机制,推动和巩固党对慈善事业的有形领导、有效领导。

  恪守“为了谁”,思考立命之本。切实把人民利益作为党领导慈善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既要聚焦解决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应急救灾等各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又要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着眼群众的身心健康、职业发展、价值引领、心灵辅助等更高层次、更多元化的需要,真正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落到实处。

  不忘“依靠谁”,思考立足之基。社会善治的核心是平民慈善,慈善事业只有依靠人民、扎根基层才能永葆生命活力。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既需要精英慈善的宏大叙事,通过慈善捐款促进社会财富与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均衡流动;更需要平民慈善、全民善业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依靠村友会、校友会、社区公益会等具有广泛地缘、血缘关联的慈善团体,践行公益、传递爱心,激发平民慈善涟漪效应,依靠广大普通百姓的善良和友爱构筑平民慈善新格局,进而创建人人向善向美、百姓安居乐业、社会行稳致远的良好局面。

崇尚“积善成德”,培育慈善文化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可以认为,“积善成德”既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助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德向善凝聚了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美德。发展新时代慈善事业要坚持守正创新,充分挖掘中华民族慈善文化资源、唤醒中华民族慈善文化自觉、坚定中华民族慈善文化自信,大力倡导守望相助的仁爱精神、舍己为人的奉献之心和扶危济困的社会担当。

  充分发挥主流舆论正面宣传引导功能。强化教育部门和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深入挖掘慈善内涵、讲好慈善故事、传播慈善理念、弘扬慈善文化、构筑慈善生态,多措并举建立健全主流舆论宣传激励机制,引领政治生态向善、商业向善、科技向善、社会服务向善,营造“守望相助、人人向善”的浓郁道德氛围。不断形成广泛慈善共识,升华向善向美的人格教化意义,使“为众人抱薪者”手有余香、心有所归。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同富裕价值理念与中国慈善事业的全面融入,在落细落小落实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伦理规制和价值引领,确保慈善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不以“希腊罗马”束缚手脚,破除“言慈善必谈西方”的迷信。

打造“公信慈善”,高擎法治火炬

  慈善法的修订及时回应了互联网公益慈善、应急慈善等新情况新领域的现实需求,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将慈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规范慈善行为。这不仅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而且对各地政府高质量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法治慈善”。发挥标准化、法治化耦合效应,切实推进慈善事业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申报工作,持续制订各部门文件政策、整合各地法规体系,依法保护慈善事业参与主体,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确保善款及物资的合法用途,严厉打击“假慈善”“真行骗”。

  健全综合监管体系,推进“阳光慈善”。提升慈善法规政策宣讲力度,加大对慈善人、慈善组织的政策培训力度,强化信息公开意识;将捐赠行为纳入组织和公民社会征信体系,促进各类慈善组织、慈善行为全面、真实、准确地公开信息;加强政府和第三方机构对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鼓励民众和社会媒体对慈善工作进行实时监督;提高信息化、数字化监管水平,依托区块链技术提升慈善活动的透明度和追踪性,加强对慈善活动全过程监管,不断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

  加强慈善行业自律,做好“健康体检”。坚持以提升慈善业务能力为核心,完善行业“透明、高效、规范”的制度体系、管理体制和组织能力,建立健全慈善组织透明度评价机制,开展自查自纠、专项检查、互评互查并推进落实整改,不断提升慈善组织行业协调能力、优化慈善行业自治格局,系统化推动慈善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持续提升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强化“多元慈善”,遍传慈善薪火

  新时代为慈善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良好机遇条件。慈善事业工作者要始终立足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中国传统,拓宽一切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互爱、互敬、互助活动,汇聚慈善事业发展的多元合力。 

  促进“线上慈善”与“线下慈善”相契合。数字慈善为慈善文明传播和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内驱力,为此可通过“网络赋能”“数字赋能”和“平台赋能”,人、物、服务的交叉互联,确保慈善平台的信息流动快、进入门槛低、交易成本低。充分发挥互联网线上慈善“快捷、高效、精准”的特色优势,促进传统线下慈善“共情、陪伴、持久”的基础优势,立足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全面打造中国“互联网+”公益生态样本。

  推动“款物慈善”与“志愿服务”相统一。推动政府救助、慈善组织、人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引导居民自治、社区慈善、志愿服务有效衔接,推进时点捐赠转为慈善共识和行为习惯,进一步发挥慈善事业在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健康项目、农业农村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方面的多维作用,创新慈善服务新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

  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未来社会要以“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为发展旨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共同富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全面发展。新征程上,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遵循促进全民共同富裕的行动指南,以“温柔之手”持续做大慈善“蛋糕”、分好慈善“蛋糕”,依法治善、以德治善,不断开拓中国式现代化慈善事业发展道路新境界,为奋力谱写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崭新篇章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文章来源于光明网)

关闭本页
盐城市慈善总会
地址:盐城市盐都区新都路16号(盐城市盐阜大众报4楼)
邮政编码:224005
救助热线:0515-69008407
捐赠热线:0515-69008414
苏ICP备2021047708号-1
技术支持: 赛华网络技术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版权声明:网站内容及图片均由盐城市慈善总会提供
主机测评 主机评测 云主机 拼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