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指出—— 社会力量是基层应急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2022-08-03浏览次数: 1092
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灾种、大应急”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同时,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时间短、基础弱,还存在工作机制不健全和基层监管执法、综合保障、风险防范能力不强等问题,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仍有大量工作要做。7月27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门就此进行协商议政。
座谈会上,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对委员建议进行了回应。他指出,委员的建议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涉及民政部门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关于建设一体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与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息息相关,城乡社区工作做好了,会助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在相关法律草案修改稿中进一步明确村(居)委会应急管理有关职责,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强化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加强对城乡社区工作者应急管理能力培训,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夯实社区基础。三是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开发社区应急管理方面应用,用信息化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助力。四是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努力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广泛凝聚人心。
二、关于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力量是基层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应急方面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通过社会组织把人组织起来、团结起来,通过社会组织把相应物资资金聚集起来,做到有力量参与基层应急管理。二是指导社会组织加强各类应急培训,学习和掌握应急管理相关知识和政策,做到有能力参与基层应急管理。三是搭建沟通协调平台,推动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机制,在党的领导下,使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基层应急管理。
(文章来源于慈善公益报)